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页
07/24
2015

贾晓平:互联网+不挑食,小企业同样可以融入

发布时间:17:09:31   |  来源:广联达

分享:

——建设行业峰会嘉宾互动实录


贾晓平:互联网+不挑食,小企业同样可以融入1.JPG

7月24日,以“互联网+构筑建筑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主论坛上,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贾晓平、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研究院副院长苗冬梅及青岛海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达,在各自精彩演讲之后重新登台,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为题,与线上线下的小伙伴们交流互动,一时精彩纷呈。

  以下为互动实录,有删节。

  1. 从各自视角,讲讲互联网+建筑产业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苗冬梅: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互联网也改变着我们项目管理的理念,我们有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会很自然的想到用互联网的理念解决。

  张达: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是企业转型的角度。未来有价值的企业可能只是互联化的企业,我们传统企业应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模式的结合。二是产业转型的角度。上下游产业链,各自链条里都有一些知名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把整个产业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产业联盟。

  胡建新:刚才我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想成立基金会,这就是一个互联网+的概念,希望把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相关者,通过非盈利、非公务的方法组织起来,大胆创新。


贾晓平:互联网+不挑食,小企业同样可以融入3.JPG

贾晓平:国家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本质上就是把互联网从新的方式积极引入到传统产业、各个产业去,这就是产业互联网,是新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会产生一些融合,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变革。

  同时,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各方,最终的结果必将让整个建设行业价值提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有一天房价可能会降一降。

  2.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巨大的企业,如果没有能力借助自有的互联网平台进入产业互联网,有什么好的办法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

  贾晓平:平台只是一个阶段或者方式,平台最终的目的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平台就像一艘航空母舰,它需要各种各样的配件,所以小企业同样可以参与互联网+产业,融入互联网+的环境。

  3. 中建八局BIM运用中,如何循序渐进,一步步走到今天发展阶段的?

  苗冬梅:我们应用BIM技术,有两点体会。一是不能急,二是不能等。我想BIM的推进,一定是一步一步的,根据自己企业的需要来进行。

  4. 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给建筑物带来好的发展和升级,但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没有大规模使用,短期内可能带来资源上的浪费。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胡建新:互联网思维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就是用户思维。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是房地产面对客户的两大最重要的问题。产品质量方面,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此外,我们还在努力打造装配式的生态圈。

  5. 互联网下企业会发生一些改变,在互联网金融大的背景下,怎么支持企业的发展?

  贾晓平:以施工企业为例。施工企业某种意义上是轻资产企业,真正遇到资金问题的时候,可抵押的东西不多。传统的方式,施工企业有可能不能及时满足所需要的资金流。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通过大数据逐渐建立起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征信体系,在征信体系基础上,再提供金融服务就会更精准,成本也更低。

  6. 最后请四位嘉宾各用一句话,作为互联网+下,对建设行业同仁的寄语。

  苗冬梅:将来的企业就不是成立BIM工作站,而是成立企业BIM管控中心,全过程管控我们的工程项目。

  张达:海尔集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希望所有的企业忘记过去的辉煌,忘记过去的不足,抓住机遇,把握住这个时代。

  胡建新: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所有的创新,所有的+,都是以人为本的!

  贾晓平:在此我想引用我们广联达公司的企业使命——用科技创造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互联网+是一个手段,是一种新的科技形式,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工作和居住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行业更加美好!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