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页
05/21
2025

广联达谢刚:“系统性数字孪生”赋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15:04:54  

分享:

近日,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城市BU总经理谢刚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广联达基于“系统性数字孪生”理念及CIM数字孪生平台核心能力,并分享了其在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片区更新改造、生态修复监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谢刚指出,广联达以自主可控的CIM平台为核心,融合BIM、GIS、物联网及AI技术,构建全域数字化底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1.png

一、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从数据融合到风险闭环管控


城市改造更新背景下,城市生命线面临底数不清、数据孤岛、监测滞后和协同不足等挑战。针对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基础设施综合监管难题,广联达通过CIM平台整合多源数据,构建“静结合”的高质量数据体系,形成覆盖“管线普查-设计施工-感知监测-运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平台依托“一个监管中心+N个专项场景”,结合AI算法与仿真模型,实现对燃气泄漏、内涝、第三方施工破坏等风险的“事前防控-事中处置-事后复盘”闭环管控。

2.png

以福州滨海新城为例,CIM平台集成了336公里地下管线的三维模型,并整合了燃气、排水等物联网设备的实时数据,形成全域可视化数字孪生底座。平台可支持燃气泄漏、内涝等多重风险的叠加推演,精准定位隐患区域;平台可模拟燃气泄漏扩散范围及内涝积水路径,辅助管理者提前制定疏散与处置方案;此外,平台结合AI算法实现风险秒级预警,并与应急预案库联动,快速完成从风险识别到精准派单的闭环处置,显著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3.png

二、片区更新改造:数字孪生底座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片区改造领域,广联达以BIM+3DGIS技术构建数字孪生底座,整合规划、设计、建造、管理数据,打造“CIM+智能体检/AI设计/数字工地/智慧管理”五大创新场景,实现从监测预警、诊断分析、仿真模拟到智慧决策的闭环管理,全面提高片区更新改造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水平。

5.png

如,成都新津区依托“CIM+策-规-建-管-运一体化平台”,打破部门壁垒,支持多专业业务协同与数据互通,支持报规报建一模通、企业诉求一键服、社区治理数据服务一网享,最终实现330平方公里数字孪生片区动态管控。

6.png

三、生态修复监管:构建“三位一体”数字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


针对生态修复工程,广联达聚焦“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三大阶段,围绕方案审查、工程监管、成效评估等核心业务,打造“生态系统可感知-工程可监管-成效可评估”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平台整合卫星遥感、物联监测、人工调查数据,结合AI算法,实时追踪修复进度与生态指标,并通过数据可视化辅助决策。例如,在海南山水项目中,CIM平台支撑生态保护与修复全流程监管,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7.png

四、技术优势:五、未来展望BIM/CIM一体化与AI双轮驱动


谢刚强调,广联达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两大技术突破:


BIM/CIM一体化:广联达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引擎,支持城市级超大场景(如2000平方公里倾斜摄影)与10亿级构件的流畅渲染,兼容50余种BIM/GIS数据格式,并攻克CAD逆向建模、管网空间分析等关键技术,为多源数据融合提供底层支撑。


AI赋能行业创新:广联达自主研发的行业级大模型AecGPT(320亿参数)覆盖设计优化、算量提效等20余场景,新一代AI设计平台CONCETTO使日照分析、强排设计效率提升40%。同时,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构建技术生态链,集成燃气泄漏、水污染扩散等仿真算法,强化城市生命线智慧治理能力。


五、未来展望:数字孪生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谢刚总结道,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以“系统性数字孪生”为基石,基于CIM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各类工程项目从规划到运营的全周期协同。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积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更安全、更韧性、更智能”迈进,助力“数字中国”战略落地。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