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模板业务相对复杂,行业也缺少管理工具,一直以来企业以包代管忽略了对其管理,导致这个几十年未变的传统作业模式,制约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问题:
(1)效益问题:木模板工程各环节全部依靠人工,在配模下料过程中,主要依靠工人经验,因此原材料浪费严重;同时木模板一直都是散拼散拆(模板、方木分离)工艺,劳务管理不到位,工人随意性强,板材损耗大,周转次数有限。目前行业板材利用率仅为70-80%,是目前制约成本的主要问题。
(2)效率问题:木模板安装时,工人在工作面上要完成配模、下料、加工、铺装、加固等多道工序,且依然依靠台锯、手电锯、手锯等非常传统低效的设备,导致目前一个成熟木工一天的安装量仅为20平米,想解决进度问题,就要面临大量的劳动力需求。
(3)风险问题:木模板作业的全部工序基本都在工作面上完成,因此存在诸多安全和质量隐患。如加工产生的大量锯末,不仅容易发生火灾,同时也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夹渣的质量问题;传统设备随意使用,工作面私搭明线违章用电的情况普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使用最频繁的台锯,装置简陋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人经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等。但由于缺少工艺创新,上述诸多隐患一直暴露在现场。
(4)管理问题:正是由于木模板工序复杂、缺乏先进的设备工具和技术创新手段,导致现在企业基本采取以包代管的模式,不论清包还是扩大清包,还是以总包工作经验决策和劳务松散管理为主,因此在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