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解读 >  详情页

9个问题带你初探广联达的一本BIM经

发布时间:2018-12-07 10:12:37 点击:2016 点赞:3 分享:

微信图片_20181207100946.jpg


6月29日,2018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在古都西安举办。会议上,记者与广联达BIM建造总经理王鹏翊进行了半小时的专访谈话,针对过去一年广联达对用户的走访和思考,聊一聊BIM行业的转变、施工企业对BIM技术的看法、广联达未来的产品思路以及给从业人员的一些建议。

 

广联达去年对施工企业做了很多调研,为什么要去做调研,收获了哪些东西?


做调研的目的,是想看看不同企业的BIM应用到了什么样的阶段,他们对BIM有哪些新的要求,从而在产品上做出调整。通过一系列调研,我认为主流客户对BIM的认知和需求在变化,已经由关注BIM技术到了关注BIM能给管理带来什么价值的阶段。我们判断,BIM技术将在未来3-5年左右跨越新技术鸿沟。

 

一些重大的技术有两次发明,第一次发明是技术本身,对BIM来讲,焦点是三维技术,包括建立三维模型,并且能显示、呈现;第二次革命是技术的应用,即该技术跟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带来哪些价值,对BIM来讲,即是模型和信息能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哪些应用,带来哪些价值。这个阶段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新技术采用周期中的跨越鸿沟。第一阶段,即鸿沟之前的用户,为创新者(技术发烧友)和早期采用者,他们关注技术本身,以及技术能带来的长期战略价值,对BIM技术而言,一般是企业高层牵头,企业也会有一笔专门的费用来做研究、做试点项目,这个阶段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都有保障,客户对于技术的不完美,也比较有耐心,往往能获得比较好的应用效果;第二阶段的使用者,为早期大众,他们更关注技术能带来的直接应用价值,而不是技术本身,也不是长期战略价值,对BIM技术而言,技术逐步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其决策者将逐步由企业高层转换为施工项目经理或者企业技术部、工程部等部门经理,他们是很务实的关注者,产品对目前项目有价值就买,没有价值就不买。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客户,在BIM应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也不完全一样。像房建类型的客户,已经持续应用了五六年了,也经历了由认识到接受,再到对BIM技术提出应用要求的阶段;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相对要滞后一些,而像水电等专业,还处于对BIM的概念认识阶段。对整个行业而言,我们判断BIM基本上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阶段了,未来3-5年内,关注BIM的业务应用价值的客户会逐步成为主流,BIM应用也会到达理性期。我们认为这种变化符合新技术采纳周期的客观规律,对BIM技术应用和推广是好事,跨越这个鸿沟,BIM就可以顺利进入普及期,对此软件厂商应该持有欢迎和拥抱的态度。对广联达而言,我们对BIM产品的设计,也由针对早期使用者,转为早期大众;价值的设计也由战略价值,转为应用价值;内容上也由面向BIM技术设计,调整为面向客户业务设计,广联达BIM5D也逐步由一个BIM产品转化为BIM+PM(项目管理)的平台。这种产品的变化在调研中也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

 

我们被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字:我花了多少钱到底能赚回多少钱来,在您的走访过程中,现在的企业还是都在追问这个数字吗?您怎么看待BIM投入产出的这笔账?


客户还是一直关注BIM的投资回报率(ROI)。总的来讲,BIM投入产出是正的,但对客户应用有要求,需要客户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项目特点来应用BIM,并且和自己的管理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培训技术人员,然后就能产生项目效益,这也是BIM技术和管理结合的特点。

 

BIM投入产出这笔账具有复杂性。

 

一方面,技术上的应用点比较明确,比如机电深化及碰撞检测,在施工前深化从而获得正的整体ROI是相对明确的。以我们早期在内蒙的一个应用项目,通过BIM发现走道部分比设计要求低了50厘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提前发现并且解决,到了施工现场才进行处理,浪费的材料和工期,代价实际上是非常大的。这个项目部做BIM的人只有三四个,投入产出是正向的。另外,美国以及韩国等国外大量的案例也验证了这个点。

 

另一方面,BIM和管理结合会产生什么价值?这个问题更加复杂,BIM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能产生哪些影响?在很多项目中用了BIM,进度和成本都会节省,但这些节省,是BIM技术本身带来的,还是由于关注BIM技术的管理者有比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能力?因为施工行业的特点,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因此很难获得单个项目投入产出严格的对比。

 

斯坦福大学的集成设施工程中心CIFE对BIM项目的调研表明,从统计角度发现BIM能消除50%变更,项目周期缩短7%,总体投入产出是正向的。我们基本认同这个判断。在我看来,只算近期的、单项目投入账是不太合适的。投入产出应该是一笔长期账,投入和产出从长期来看是越来越好。前期企业的投入包括购买软件的直接费用、投入的人力费用以及培训的费用。像湖南建工,培训了一千多人,这个投入还是很大的。但长期来讲人员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培训,软件购买的投入也已经阶段性完成了,技术的应用套路也更熟悉了,这个阶段投入会越来越低;另外一方面,随着软件的成熟、企业在BIM应用方面的方法、管理制度越来越成熟,产出相对也会更多,总体的ROI将会向越来越好的方面转化。

 

因此,从算短账到算长账,是很多企业推广BIM时需要转变的一个观念,这种观念不转变,将成为BIM推广上的一大阻力。

 

不久前看了您写的一篇文章,提到了信息颗粒度这个概念,能展开说一说吗?


我们提到了“三个一”的概念,即BIM可以提高信息颗粒度,让项目的管理能细到每一个构件、每一个任务、每一个岗位,这个细度跟以前比确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把控,是通过每月的项目经理月报、商务月报等方式,频度上往往是一个月一次,信息也是比较粗略的、结果型的总账,再往下落到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项目上的实际问题,公司就很难了解了;项目经理对项目信息的把握相对更细一些,但也是到各个专业的总体进展,目前手段无法落实到各个岗位和各个任务。这其中有管理的原因,同时也有技术层面的限制。BIM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让信息精细到“三个一”的程度,技术上是可行的。

 

很多企业提到实际应用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颗粒度的问题,当前项目上需要将信息颗粒度用得那么极致?从大量的工程应用实践来看,还是需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管理要求、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过分追求超出管理要求的信息颗粒度是没有意义的,当前阶段很多项目应用到流水段级就能满足要求,工作量更小,效益更好。随着管理水平提高,精细化一定是方向,管理对信息的颗粒度要求也会逐步提高,在这方面,BIM技术走在了管理的前面,可以满足未来几十年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对施工方而言,您认为是应该让尽量更多的人员去使用BIM技术,还是专门成立部门来使用BIM?


这个问题与发展阶段有关系,发展的早期应该设立BIM专员,而随着技术和管理的发展,会发展到全员使用的程度。以CAD技术推广的例子作为参考,CAD刚刚推出时,年龄大一些的工程师是不会使用计算机的,在那个阶段下出现过专门的绘图员岗位,帮助老工程师绘图。但发展到今天绘图员已经没有了,所有涉及到图纸的工作,各个岗位直接使用CAD。BIM技术的发展是类似的,软件的使用和推广需要BIM专员专岗,来解决BIM新技术以及所带来的管理上变革的使用障碍,到了推广期之后,将变成每个人都会用BIM,我认为这里面有理念的变化,也有技术的变迁。

 

中建一局就提出了“全员BIM”的概念,这种变化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从业务需求来讲,需要把BIM融入到每个人的工作中,否则技术本身是落不了地的。我们看到那种很多“旁站式”的BIM,管进度、技术、成本有专门的岗位,已经用传统方式把各岗位的业务完成了,这时候做BIM的过来说,我能做点什么?这个模式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未来一定是所有的专业岗位都会用BIM。第二个方面,对于一些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而言,得把关注点放到用户身上,通过网页端、手机APP,把BIM信息和客户业务进行结合,比如物资负责人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目前施工到哪个楼层、哪个流水段,能获取到所需的混凝土、钢筋等物资量,从而进行领料控制。其实这里边不太需要执行者懂BIM技术,BIM技术是在后台,把信息给他,让他把工作完成得比以前更好,我们觉得这个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现阶段,专职BIM部门存在是有意义的,未来3-5年我认为应该是逐步往全员BIM的方向去发展,这也是BIM逐步落地和规模化推广的过程。

 

这里面是不是也有软件商的责任在,要把软件做得更傻瓜、更模块一点?


是的,当然软件商要做的不仅仅是傻瓜交互的问题,还存在理念转变的问题,即不能再把BIM技术放在第一位,而要把客户的业务放在第一位,BIM技术本身躲在产品背后,客户的业务流程中最常用什么工具就还用什么,让客户的习惯和流程的改变越小越好。

 

广联达BIM产品在思考进度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能很好的说明这个理念的变化。一开始关注点是放在BIM技术上,比如怎么做施工模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模型不是客户业务的重点,进度和生产管理才是,模型是为生产管理提供了资源测算的依据、技术方案和工艺要求的载体;第二,计划管理人员包括生产经理、施工员,他们原来熟悉的是进度软件,让他们改变习惯用新的软件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产品的设计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做计划的岗位,还可以使用微软的Project软件,或者广联达的斑马进度,BIM是躲在这些软件后面,通过进度软件中内置的插件,去获取云端BIM系统的资源、工艺信息,这样这些岗位人员可以继续使用原有软件,不需要改变习惯去专门的学BIM。

 

这也是我们做调研的时候得到的结论:BIM一定要回归业务。广联达后续的BIM产品,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产品的设计,也是遵循回归业务的理念,在调研中也普遍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从去年到今年,这些思路上的转变有哪些已经直接体现到软件产品上?


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我们就已经转向“回归业务”方向,我们内部提了一个思路,叫做“模块化、专业化、平台化”。按照这个思路将来的BIM5D是一个可分可合的BIM+PM(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平台产品。按照这个思路,其中的进度、成本子产品已经在市场上进行验证,并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第一个是模块化,将复杂的、需要跨部门应用的BIM软件,先按照业务部门切分,让一个部门先用起来,先把一个部门的问题解决了。以前BIM产品的设计理论上是完美的,需要极强的跨部门协作。比如建模是一个BIM或者技术团队;进度、成本的使用是工程部、商务部、物资部等其它团队;商务部门的结算,必须等待工程部在系统中完成了进度和质量的应用。过程中各个团队的工作必须是严丝合缝的,各个部门都应用到位了,整个流程才能运转好。这给项目应用带来极大的障碍,项目情况很复杂,很难做到各个部门都是按照要求应用,同时项目推动者往往是总工,他能影响到技术部,对于工程部、商务部的影响能力就要小得多。我们现在说回归业务,就是只要有一个模型,甚至有时候没有模型,只要有相关的信息,并且不需要其他部门也在系统中完成工作,很多工作也能往下做,这就降低客户的实施难度。我们是把BIM先进行解构,技术做技术的,生产做生产的,物资做物资的,都用起来之后,第二步再追求集成。

 

第二个是专业化,这个概念就是前面提到的,产品设计的关注点由BIM技术回归客户的业务。专业化就是分析客户的业务流程,先把客户原来的工作给还原了,再看这些工作有哪几个环节是BIM能帮忙做得更好的,那我们再用BIM把这些环节加强。现在新设计的进度、成本业务就体现得很明显,是把焦点放在客户业务上,流程的设计和客户业务现状是比较贴合的。

 

第三个是平台化,施工企业技术部、工程部、商务部等部门中,已经有一个部门用了BIM技术之后,其他部门再推广应用,难度就相对要小一些了,因为子产品技术理念、交互设计、基础数据、使用流程都是一致的,客户对于广联达BIM产品已经有认知,也具备了一个模块的使用经验,因此内部推广的难度比一开始就全模块推广要小得多。平台化的设计,就是将模块化之后的各个子产品,业务上还能串联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比如在与河南科建等企业交流过程中,客户明确总包对分包的管理是综合考虑的,客户叫“挂账验收”管理方法,分包得到的费用与他完成的进度、质量有关系,这种方法是一个管理上的创新,价值很大。这对进度、质量、商务三个模块需要信息互通,这种互通需要平台化的支持。

 

目前来说我们在“模块化-专业化-平台化”的思路上已经有很大的进展,比如说生产模块,这个模块已经完全实现了按客户的流程走,不强行要求客户必须要用BIM,其中有一些环节是通过BIM来加强的。客户在计划编制的时候用的还是客户熟悉的进度软件,通过云获取后台有BIM信息。针对施工现场周例会场景,BIM生产产品提供专门做例会的场景,可以在周会上看到各个施工员负责区域的进度、质量、安全、物资、人员的情况。包括我们考虑到有一些环节人们还是习惯用PPT来汇报,于是在产品中增设了一个微软PowerPoint软件插件,可以一键从BIM系统里抓取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的信息,按模板自动生成PPT,这样使用者只要直接用PPT汇报就可以了。这就是按使用者的场景来设计产品,使用者的重要场景都有对应的应用,而且原来熟悉什么软件,现在就还用什么软件。

 

其他产品,比如成本管理产品的设计也是一样的理念,以前我们关注的是模型和BIM技术,把所有的造价信息落到模型上。这种处理方式对于很多场景处理是很困难的,需要客户进行全部建模,对于有的跟BIM模型相关度不高的业务环节处理就很困难。现在我们在做的成本产品就是按照客户的业务需求,其中有的环节BIM和云是能给用户在业务上很大帮助的,就通过BIM加强。比如分包签证,客户还可以用和传统纸质的分包签证单类似的模式,上面有二维码,一扫码就能看到某个分包过去一个月做了哪些工作,上了几个人,有没有变更,有没有罚款,对应部位的工程量和预算是多少。项目经理去签分包结算的时候,手机一扫就能看到这些信息,BIM躲在后台,用信息辅助领导来进行决策,而不是替代领导管理。

 

关于云服务,原来广联达是直接使用阿里云,在去年单独提出了一个广联云的概念,今年广联达和微软、华为合作之后,是不是就不再和阿里合作了,原来独立的广联云也不再使用了?


云服务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我们叫做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也就是基础设施服务,即客户物理上拥有的服务器,要部署一层管理系统,把这机器给管起来,将来业务规模增加了,可以通过增加硬件的方式进行扩容,而不需要调整业务系统。我们使用阿里的云服务,以及现在跟华为、微软合作都是在这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我们叫做PaaS(Platform-as-a-Service)也就是平台服务。是针对行业的应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项目买了这类服务,里面要有数据的存储、用户的管理、授权的管理,这些是每个应用都会用到的。第三个层面我们叫做SaaS(Software-as-a-Service)也就是软件服务。这是用户直接看到和使用的层面,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具体功能。

 

对我们自己来说,这是一个认知逐步升级的过程。原来我们觉得这三个层次我们都应该提供,所以原来的广联云是包括IaaS和Paas两个层面的,BIM5D这种应用是SaaS层面的。后来我们认为每个企业应该做自己专业的事情,基础层面的Iaas应该去和做得更专业的伙伴合作。这方面我们会提供两个解决方案,针对中小型的客户,我们的IaaS会继续采用阿里云服务,提供公有云的方案;针对国内的很多大型施工企业,比如像中交、中核这种企业对数据安全的要求就很高的客户,我们通过与华为、微软的合作,提供一个灵活的方案,客户可以连硬件加上软件,一同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公有云上。这种灵活切换部署环境的能力是大型施工企业所期望的。

 

一些设计师或者施工单位的人,给毕业生的建议是不要从事BIM这个行业,学不到东西。行业内的BIM从业者也有一些抱怨,找不到上升的通道,所以出现了很多企业找不到BIM人才,反过来人才也找不到好企业,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BIM人才是分不同的层次的。

 

第一个层级是企业需要的BIM规划和管理人才,这种人才是很专业的,需要懂企业管理、信息化,还得懂BIM技术,还需要懂得变革管理,这种人才目前是稀缺的,各个企业需要仔细规划,通过招聘、培养解决。

 

第二个层次是问题中提到的毕业生和BIM人才,属于操作层的人才。这些人才的特点是跨界,需要懂施工业务,也需要懂软件。对于这些人才的培养,我有两个建议:一是自己培养为主,引入为辅;二是让懂业务的骨干学BIM技术,而不是让BIM专员学业务。

 

比如湖南建工刚开始组建BIM团队的时候,把从设计院和咨询企业会建模人招过来了,但建模阶段完成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工程师到了项目上推进BIM应用存在很大的阻力,他们对施工业务不了解,对于建模到什么深度、有什么应用都不了解,因此很难落地;而后来湖南建工思路发生了变化,办BIM学院,给企业内部的技术骨干培训BIM软件,这个效果就好得多。软件操作培训一般需要几个星期,最多用两到三个月基本上能掌握,但是项目的施工技术学习周期是两到三年。所以我觉得长期来讲应该是鼓励专业人员去学BIM技术,BIM技术人员学专业相对比较难。

 

对于毕业生,我的建议也是可以到施工项目中做技术员或者施工员,以施工业务为主,再逐步学习BIM软件。

 

咱们谈到有两条路,一是毕业之后就专门走BIM这条路线,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翻模或者是建模员,第二是回归到专业本身去。其实还有第三类的人,他并不想将来在施工企业做一个领导,就是想投身于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产业中去。这类人该怎么发展?具体一点来问,比如说现在广联达找人才更看重哪些?


信息化产业的BIM人才也是有很多方面的。第一种是BIM咨询公司,是以BIM本身的技术为导向,但也逐步引入懂施工业务的人才,这样才能跟客户的业务更贴合;第二种是BIM培训公司,他们需要掌握BIM软件,以及作为讲师的课程准备、培训的技巧,这些公司是随着BIM的发展会长期存在,对这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也会一直存在,不是说只有做建模或者做施工这两条路。

 

至于广联达,作为一个软件厂商,广联达的人才也是多元化的,一方面我们团队里面有10%左右是施工业务专家,在施工单位做了很长时间的,甚至是来自于施工单位的高管;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来自软件和信息化方面的技术人才。

 

比如我现在的产品团队,比较典型的配置包括,第一种是懂施工业务的人才,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整个产品;第二种是产品和交互设计的人才,将业务设计为产品;第三种是软件编程技术的人才,负责产品实现;第四种是懂商务部分的人才,主要负责把产品的理念整合成一个能够赚钱的产品。

 

很多团队都会有这么几类人才,每种人代表了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反过来求职者作为一个个体,想在这个行业有所建树,其路径也是很多元的。其中的关键是把工作做到极致,专业致胜。最擅长写代码,最擅长谈商务,最擅长讲课沟通都可以发展得很好。有了专业的基础,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针对我们这种面向建筑行业做信息化,一专多能的人才就会发展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