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页
06/11
2019

广联达袁正刚:构建建筑业大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09:22:11   |  来源:数博会 |  作者:数字造价管理

分享:

5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发展,数说未来”为主题的2019数博会在贵州贵阳隆重召开,全球顶级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领军人物在数博会上同台论道,共商大数据发展。5月28日下午,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总裁袁正刚应邀出席“数字造价·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建设工程数字经济论坛,并发表“构建建筑业大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分享大数据时代下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与契机,探讨数字建筑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怎样做?现在做得怎么样?又该如何落地?广联达近几年一直在思考、探索、实践。              

image.png


清晰当前短板,思考未来新发展

袁正刚指出,当前建筑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效率远远低于除农业之外的其他行业,深究原因,通过对领先大型建筑企业调研可知,80%的企业不愿应用新技术,没有意识到数字化才是提升生产力的有效途径,而要想实现建筑业数字化水平发展,需要解决当下面临的三大问题。

首先,是ERP系统问题,传统的ERP更适合财务管理和人力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等项目组织灵活多变的情况不太适用。

其次,是信息孤岛的问题,建筑企业形成信息孤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划,信息化、BIM、智慧工地等各自为政;二是对数据不够重视,数据不通,系统就不通;三是短期、短视、不愿意投入。

最后,数字化与业务两张皮,主要表现为信息化、数字化以技术为目的,没有与业务结合,业务部门参与度弱,决策层不重视也不关注,只在技术部分去推动,很难推动数据化与实际业务的真正融合。

 

 

 “数字化思维”开辟新局面

在三大困局下,亟需一个创新的思路打破僵局、开辟崭新局面。袁正刚表示,随着当下数据的飞速发展,数据的纬度和复杂度不断增加,MB、G、Tb、Pb每一次数据量的飞跃就是1024倍的差距,从量变到质变,建筑业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变,因此需要拥抱“数字化思维”,以数据为中心,以战略为起点,并保持精益思想。

传统思维以流程为中心,关注的是流程节点,需要层层项目填报,耗时费力又繁琐;但是以数据为中心,就可以完全摒弃冗繁的流程,通过在线系统即可轻松掌握项目体量、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实时状态等所有数据,信息高效可靠、数据清晰透明。

以战略为起点,则指的是以精细化、数字化的方式去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而非盲目地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而精益思想,是指在数字化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不可能再用3-5年时间去部署一个IT系统,所以需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式地推进,而不是求全求大,一步到位。

在此背景下,广联达提出“数字建筑”理念,“数字建筑”是指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战略,它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让建筑数字化,以提高建筑业的生产力水平。它集成了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管理要素和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贯穿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维的全生命期,打通建筑产业链上下游的各方主体。通过全要素、全过程、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以项目为中心的数据全流通,建立一个数字建筑平台和生态体系。

2019年,广联达对这一理论又进行了创新升级,即“传统产业 +(三全·三化)=新生产力”。对于传统产业,从全要素(空间)、全过程(时间)、全参与方(人)三个层次进行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地改造,促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拥有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手段和新的生产模式,从而形成数字时代的全新生产力,成就数字时代产业发展新范式。

那么“数字建筑”该如何落地,建筑的数字化思维意味着什么?袁正刚分享了产业大数据的实践应用。

 

“数字建筑”赋能产业升级

 “数字建筑”让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发生新的改变,未来全过程中将在实体建筑建造之前,衍生纯数字化虚拟建造的过程,在实体建造阶段和运维阶段将是虚实融合的过程。项目通过“数字建筑”可进行从设计、开发、建造到运维多方协同的全生命期、全产业链一体化的项目管控,可以实现管理前置、协调同步、模式统一低耗高效的协同工作,这是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管控流程再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分别再进行数字化的实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是人员数字化,以施工单位无感考勤为例,嵌入芯片智能安全帽的使用,让施工单位不仅能实现智能考勤管理,掌握工人出勤情况;更能通过定位功能,获取工人作业、移动、停留的数据,形成区域轨迹,关联施工工序形成更加准确的工效分析。当工人进入危险区域时,也会触发语音警告,确保安全施工。

第二是物资数字化,以工地最常见的物资钢筋为例,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传统方式是人力手工清点,耗时费力又低效,还容易出错。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直接用手机拍照就能快速得出钢筋数量。目前通过对采用人工智能自我学习算法进行现场物料数据统计,准确率已达99%以上,远远高于人工识别率。

第三是安全数字化,安全施工、安全生产一直是建筑产业最关注的问题。还以智能安全帽为例,除了危险区域触发警告外,还可通过智能安全帽进行人员的姿态识别,并判断是否发生异常,可随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行为进行监测。

第四是进度数字化,通过在线系统实现综合的数字化生产管理,形成项目总控室,目前众多施工企业已在应用。

第五是生产管理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化管理”让现有生产力发挥最大效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智能预测生产力需求、在线监控劳动力投入、实时跟踪作业状态。

第六“数字建筑”从概念走向落地,看似抽象且复杂的“数字建筑”,在当前已取得了各方面的落地应用成果。行业数字监管平台,不仅构建了全面的安全监管平台,还有效纳入了各方责任主体以消除信息孤岛,打通生产各责任主体的信息屏障,推进行业自律发展,规范监管流程,实现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的业务管理数字化。

image.png

最后,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建设策略,袁正刚提出四点建议,即明确方向、自上而下设计、自下而上实施及试点先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下而上的实施。袁正刚强调,“数字建筑”时代已来,数字化必将驱动建筑产业变革升级,必将提升建筑行业新红利,我们应主动拥抱变革,乘风而上顺势而为,全力促进建筑产业精益发展,绽放新颜。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