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页
08/02
2023

广联达卓越进化之道

发布时间:17:00:00  

分享:

文:李全伟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助理主编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只用25年,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联达)在中国建筑信息化、数字化领域占据领军地位,在国际上,广联达仅次于欧特克、天宝、奔特力这三家公司,位居全球建筑信息化数字化企业的第四位。特别是,在四家公司中,广联达是增长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公司。作为最新入选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的广联达靠什么成为一家全球头部企业?日前,我们采访了广联达董事长、总裁袁正刚,探究公司的卓越管理之道。


不同之处


由于广联达不是一家面对大众的公司,一般人对其不甚了解。通俗而言,广联达是一家聚焦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的高科技企业。客户包含行业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咨询方、建材厂商、城市运营方、教育培训方(各大建筑高校、院系)、金融服务方,广联达为这些主体,提供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化应用为核心基础支撑,以产业大数据、产业链金融等为增值服务的数字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袁正刚介绍说,广联达与欧特克、天宝、奔特力有所不同。这三家公司都是从建筑设计领域入手,向下延伸,进入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而广联达是从成本管理入手进入。尽管两种进入方式各具特色,但广联达向上延伸和向下延伸,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张力。虽然广联达设计软件起步较晚,但目前公司已经推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计产品,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和引擎,这推动了公司向世界顶尖的建筑科技企业迈进。


2023年是疫情恢复的一年,却也是至为艰难的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在年初指出,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将衰退,2023年全球GDP增长有25%的可能性会低于2%。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收入大幅下滑,经营惨淡。而广联达一如既往实现了持续增长,以2023年一季度为例,广联达一季度较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增长15.79%,净利润增长10.10%。从更长的时间来看,疫情三年,虽然广联达的管理经营遭遇了很多挑战,但总体依然保持了40%以上的利润增速,这并不容易。袁正刚总结了以下四点主要原因。


640 (9).png

广联达董事长、总裁 袁正刚


四大核心驱动力


使命的坚守。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成功要素,袁正刚把确定公司定位,也就是公司使命作为第一点。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一家企业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袁正刚说,广联达的定位和使命一直很清晰,就是用科技创造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我们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建筑行业细分领域,而是着眼在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房建、基础设施,以及与生态相关的绿化、双碳等方面。”广联达还有一个定位是在科技上,以前公司定位成一家软件公司,后来发现“软件+硬件+数字化技术”综合起来才能够为行业提供最佳服务。从广联达2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正是由于广联达的使命符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才让公司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战略的指引。除了公司使命外,广联达还特别强调战略的重要性。广联达拥有清晰的战略及高效的落地执行体系,确定为“数字化使能者”,深知数字化平台将成为建筑业的新基建,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是助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


袁正刚说,广联达的战略会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自2015年开始,我们思考公司的未来,因为2015年之前是第一个阶段也是第一次创业,突破口选在工程造价这个领域。那时候公司的战略目标是‘让预算员甩掉计算器’,让造价的工作效率更高,到2015年基本实现了,绝大部分相关工作采用了软件办公。之后我们考虑二次创业的战略制定问题,到2016年年底公司定了一个九年战略,2017-2025年战略定位是数字建筑,就是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这里面最核心的是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因为建筑行业的特点是项目制,每个项目都挺大,也很复杂,各不相同,只有项目管好了企业才能盈利。为此,广联达把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作为战略原点,设计了广联达的战略框架和战略路径。”


到目前看,广联达沿着九年战略发展下来,方向没有错,公司实现了持续增长。九年战略规划比较长,广联达每三年会确定具体战略目标,也会回头看和朝前看,会根据最新的情况做出一些针对性的调整。袁正刚说,九年战略的最后三年公司明确数字建筑是最重要的方向,广联达要形成一个产业链的平台。广联达不久前发布了建筑业务平台,是根据行业最新的核心问题做出的调整。


文化的力量。袁正刚把企业文化作为第三点提出,他说:“我觉得广联达的文化从创业到现在一直在不断继承和发扬。公司最新版的文化是六条——客户成功、开放共赢、诚信正直、同一个广联达、学习成长、始终创业,这六条继承了一次创业的精神又有所深化。比如公司一次创业中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在不断深化。”


袁正刚提到,广联达文化上强调创业和创新,公司借鉴了亚马逊的Day one,中文翻译是始终创业,这是广联达的文化基因。因为对一个做IT公司来说,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看起来很虚,但作用巨大和持久。袁正刚认为,企业文化可以塑造整个团队精神,可以强化整体战斗力,还可以吸引人才。他特别强调,广联达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其背后都是文化的体现。


在使命和文化方面,许多公司虽然制定并挂在了墙上,但并没有真正重视,也不知道如何让它们发挥作用。袁正刚说,公司上下一定要认同企业文化,文化才能发挥作用。从成立以来,广联达反复思考文化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一群人在这里感觉挺好,互相交朋友,这些都不是目的。企业文化的指向是为了坚守公司的使命和实现公司的战略。文化就是能够让公司吸引和选择有同样使命感的人,一起行动完成使命,这是真正的目的。


“企业文化要随着业务和战略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广联达六条企业文化经过了大家两三年时间反复深入讨论才形成,当初第一版推出时,公司高层总觉得差一点什么,后面我们花了一年时间重新深入讨论。这样大家真正理解文化的目的是什么,公司到底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才能达成使命,由此确定的企业文化就不会虚了。”袁正刚说。


核心技术的推动。广联达是一家把核心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个行业虽然很多技术投入十年才见效,但广联达坚持巨资投入。比如,建筑数字化行业最难的是设计软件,广联达2013年开始把研发目标瞄准设计软件,组织单独的设计队伍,收购一些相关的技术和团队,最终在2022年发布了自己的设计软件。


袁正刚提到,设计是建筑行业最难工种的原因,是因为设计一定要为施工服务,有许多设计师不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工作,不了解施工管理,导致很多信息传递出现丢失或者不正确。另一个管理的难点是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利润率基本是3%,如果达不到3%,公司可能会亏损,所以成本管理关乎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广联达是做成本管理起家,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发展起来之后,再发力设计方面。广联达的理念跟其他友商不太一样,设计是为了后面的施工,为了成本管理能够形成一体化,所以设计不只是为了设计师出图,更为了整个项目的效益提升。基本上,设计阶段的影响决定成本的80%,以前在设计阶段成本很难算清楚,导致绝大多数项目会超预算,甚至会远超预算,这正是广联达重视设计和设计软件的原因。另外,设计对施工的影响也非常大,设计方案对于施工的难度、施工的周期都起决定性的作用。广联达可以把设计跟成本管理和施工管理打通,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广联达就能够把成本和施工的难易程度说清楚,能够保证施工阶段按照设计规划执行。目前这一点,许多单位很难做到位。


同时,广联达坚持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贯彻“自主研发+生态合作+投资并购”多轮驱动的技术策略。全球设有七大研发中心,针对不同业务不同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深度攻关,同步推动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多维度强化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保持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广联达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非常高,最近三年,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总营收比重的30%左右,这个比例与同类型公司以及广联达历史相比,都是高的。研发人员在广联达1万多名员工中的占比达到40%,这个比例在同行业乃至整个高科技企业中也是比较高的。广联达认识到,现在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不断涌现,公司的研发既要保持力度,也要对未来技术包括能够改变行业的技术进行钻研和探索。


说到挑战,袁正刚认为,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最大的挑战还是自己的认知。“我看到很多企业最大的瓶颈是CEO的认知出现天花板,造成了公司出现各种问题。” 在他看来,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很多时候人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惯性,但有时候,你的思维是否能打开,你的心胸、你的格局是否能打开,影响很多企业的重要决策。而企业家本身往往对此浑然不自知。这就需要不断的有反馈机制,有外界的反馈,也要有自己的反省,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清醒。” 在他看来,只有不断地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学习、反馈、迭代、刷新,才能真正实现认知提升,才能不断调整心态、调整格局,实现企业的高水平快速决策,从而带领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关于我们